0

    「德州记忆」四女寺减河六百岁

    2023.09.06 | redadmin | 8次围观


    据史书记载:明永乐九年(1411年)工部尚书宋礼提议,开挖“四女寺减河”。宋礼之所以要在四女寺开挖减河,是因鬲津河距四女寺仅有12华里,而其中有“5里有旧水沟、5里系土路、2里系平地”,在此挖“减河”,一借用了卫运河的弯道,二难度较小。

    鬲津河即今天“漳卫新河”,系大禹治水时留下的“九河”之一,也是隋唐曾经春秋战国时,黄河入海的三条古河道之一。清光绪版《重修天津府志》的记载:“鬲津在今陵县西。陵县,唐安德也”。又“德州西南有鬲津河,东经吴桥、宁津、德平、乐陵、庆云诸县界,至海丰大沽口入海”。鬲津河为禹时所称的黄河故道,历史上素有“九河地点,徒骇最北,鬲津最南”之说。

    故明朝永乐年间,便开挖了“四女寺减河”,以分流南运河自四女寺以下河段的洪水。四女寺减河自四女寺向东流经九龙庙(屯氏河抛弃的故道)入鬲津河后,再向东北行至果子李、李小吴村后出境,出德州后流经吴桥、宁津、乐陵、庆云从无棣人海。全长228.5公里,德州城境内31.1公里。

    因该减河的分水口在四女寺。故人们将新开挖的河道及其下流的鬲津河等河道,统称为“四女寺减河也称之为“南支河”。

    在开挖此减河时,为了保证南运河里能正常飞行,古人便在四女寺减河与卫运河的衔接处,修了一个名曰“滚塘坝”的矮小石坝,这便是历代史书上记载的,名振史书、声称“北方都江堰”的“四女寺减塘坝”。

    有了这道石堤堰和这条河道,卫运河里的水只要不漫过此石坝,就仍然会向北流进南运河。假如卫运河里的水高于此石坝时,所漫过石坝的水就会流入四女寺减河,而低于石坝以下的水会持续向北流入南运河。这样,既保证了南运河里过往的船只能正常通行,下流河道的安全也得到了保证。它曾名震华北大地,千里运河两岸,并引来很多的称誉。

    故明清两代的当地官员屡次对其进行疏浚,但他们疏浚的首要精力,仅注重于上游十余里的河道。下流四百余里的河道、堤防终年得不到疏浚。加之,明末朝廷的糜烂,至清初,四女寺减河“淤塞已平”、“闸座废坏”,使南运河又呈现了常常决口众多的局势。

    清雍正四年(1726)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何国宗,主张疏通四女寺减河,至清雍正八年(1730)将原减水闸改建成了“宽八丈,坝脊高河底一丈一尺”的滚塘坝;清乾隆二十七年(1726),又将坝展宽四丈,落低一尺六寸。二十八年又展宽至十二丈。

    虽经屡次的疏浚,也耗费了不少的银两,可四女寺减河仍没逃脱被淤塞的厄运。据民国史料记载:四女寺减河“入口处仍遗有砌石之溢流堰残迹,但淤塞的简直不能使用,河身亦变成农田而无减河之价值”。为此,南运河仍屡次众多成灾,要挟着南运河两岸大众和乡镇的安全。在这个期间有史料可查的水灾:清朝有四次:即清嘉庆二十三年(1818),河决山君仓;清光绪十一年(1885),河决口于城北闸子口;清光绪二十三年(1897),城北运河决口;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),城南耿李庄运河决口。

    民国四次:1917年秋恩县耿李庄决口,洪流围困德州城城墙仅露7砖。州郊外成湖泽,史志载:“城墙上洗脚丫、可见景州塔”;1919年城北程何庄处决口;1946年7月31日城南罗家院决口;1948年7月25日城南罗家院决口;1948年7月27日城北哨马营决口。由此可知,德州城解放前,南运河德州城区域内的两条减河均失去了效果。


    新中国建立后,党和人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女寺减河的管理。1955年疏浚了河道,采取了多项防洪措施;1956年发动民工挖河、筑堤206公里;1957至1958年时期,又一次对其完全的管理,共完结土方4121万立方米,故四女寺减河,为抗御1963年的特大洪水做出了奉献。1957年,中央政府又在四女寺原滚塘坝的遗址邻近,兴建了大型的四女寺纽带工程。后因该纽带工程满意不了泄洪的要求,国家又于1971年扩建四女寺水利纽带。又新挖了全长43.5公里的岔河。它有用的调理了南运河的洪水流量、减轻了压力,保证了津沪铁路和德州城的安全。在防洪排涝、航运、输水、灌溉等方面发挥了明显效果。(马惠彬)

    版权声明

  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xx立场。
   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    发表评论
    2200文章数 0评论数
    作者其它文章
    标签列表